发布日期:2024-08-10 21:58 点击次数:119
前言
20世纪50年代末,为了赶超英美,全国各地发起了“大跃进”。各高校同样不甘示弱,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“教育革命”。
例如天津南开大学大搞科研,提出了在学校内办工厂,师生们过“共产主义暑假”。
1958年8月13日上午,毛泽东主席在时任河北省、天津市领导人刘子厚、李耕涛、阎达开等人的陪同下,视察南开校办工厂。
师生们闻讯从四面八方涌向第一教学楼,热切盼望着亲眼见到毛主席。
时任毛主席贴身卫士的李银桥回忆:他老人家的到来,让南开大学全校轰动,“毛主席万岁”的欢呼声此起彼伏,犹如一声声春雷震荡着校园;
大家伙手都拍麻了,嗓子都喊哑了,校园里凡是能立足的地方都挤满了激动的人群。
当天中午,毛主席结束了视察工作,与工作人员、警卫,离开南开大学。
他老人家情绪十分高昂,提议去找个附近的饭店吃饭,于是一行人驱车赶到天津市和平区沈阳路的正阳春饭店吃烤鸭。
不知怎么回事,毛主席在正阳春进餐的消息不胫而走,很快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数万名热情的群众。
直到当天下午五点多钟,警备区派出一个排的战士(一个排大约30人)赶到饭店外围,几乎是以“突围”的方式把毛主席带离了人群。
直到50年后,李银桥对此事仍然后怕不已。据他回忆,毛主席曾经有过几次普通人的生活,却让身边的警卫人员感到忧心忡忡。
那么,人民敬爱的毛主席几次回归日常的生活行为,到底给李银桥他们带来哪些困扰呢?
一、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毛泽东与党的“群众路线”
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,是毛泽东主席于1929年10月和中共闽西特委机关一起,从上杭城转移至苏家坡村时,与时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提出的一项指导方针。
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,更是毛主席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。
早在毛主席刚参加革命工作时,他就深刻意识到:若想能带领全中国同胞赢得解放,必须坚持群众路线。
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7月,通过《组织章程决议案》,明确提出: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。
后来在毛主席的主导下,1928年7月,中共六大《政治决议案》提出: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。
前一年,毛主席在湘赣边界成功领导了秋收起义,起义部队旋即奔赴江西井冈山,开展打土豪、分田地的斗争,取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。
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,完美诠释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方针。
毛主席经过长期实地走访与多年来工作总结的教训,提出了:红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,绝不是单纯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,打仗与做群众工作是一与十之比。
1928年4月,朱德、毛泽东胜利会师,中国工农红军翻开新的一页篇章。
至1934年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召开“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”上,提出了“关心群众生活,注意工作方法”的路线。
他提醒党内干部: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,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,这是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。
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后,毛主席一行人顺利抵达陕北延安。艰苦卓绝的长征使得毛主席更加意识到要发动群众,团结群众的重要性。
他不止一次地对干部们提出:一切都要依靠群众,使群众自觉投身于党和人民的共同事业中;如果不依靠群众,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,就不可能克服困难。
全面抗日战争爆发,毛主席在《论持久战》中提出了“兵民是胜利之本”的著名论断。
他坚决要求共产党员不可脱离群众,置多数人的情况于不顾,必须注意组织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。
1938年,毛主席鲜明地指出:共产党员应该是民众的朋友,绝不是民众的上司,党群关系就是学生和老师,党员要向群众学习。
毛主席是这么说的,同样是这么做的。
他老人家在延安工作时期,虽然工作比较忙,经常通宵达旦地批阅文件。但总要抽出时间,利用一点一滴的空闲深入群众,虚心听取群众意见,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友情。
1942年底,毛主席做长篇报告《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》中,把自己的“农民老师”吴满有作为正面案例,极其生动地把群众的命运与共产党、八路军、边区政府的命运结合在一起。
一针见血地指出了:空话都是无用的,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。
1943年春节后,《解放日报》发表吴满有给毛主席的一封信,提出要为毛主席的自留地代耕;毛主席接受了吴满有的请求。
此后数年,毛主席与吴满有一家相处融洽。当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后,毛主席还让岸英同志去吴满有的家里劳作,嘱咐他“双手一定要起茧,不然的话不要回来见我。”
1945年4月,毛主席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,将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列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。
同时强调:群众路线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。
中共七大后,群众路线被载入党章,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形成。
因此,从“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,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群众路线的高度概括。
翻看党史不难发现,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,无一不是反映群众要求,同时能够结合与领导群众。无论是中央红军还是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时期,根据地的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大生产运动,力所能及地帮助前线战士提供后置运输保障。
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,就是老百姓推着独轮车,帮助解放军打赢国民党反动派的。
正是因为毛主席一生坚决执行群众路线,才会让他老人家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太多留恋,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个小故事。
二、视察南开大学,毛主席突然提议下馆子
前文简单介绍了,1958年8月13日,毛泽东主席结束了对天津大学、南开大学的视察工作后,突然心血来潮,与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和平区的正阳春饭店吃烤鸭。
这下令主席的贴身卫士李银桥感到忧心忡忡。
倒不是说毛主席不能去公开营业的饭店吃饭,毕竟他老人家身份特殊,若是出了点差错,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。
此外,当毛主席刚刚抵达南开大学进行视察时,全校师生的狂热就已经让李银桥的心提到嗓子眼。
根据李银桥的经验判断:当时场面已经失控,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规模踩踏事件,几万人同时向毛主席奔涌而来对,他老人家的人身安全受到重大威胁!
为了能让毛主席顺利离开南开大学,李银桥连忙与天津市警卫处处长李侃取得联系,调动了随行的一辆“华沙”小轿车。
可身材魁梧的毛主席,平时根本坐不进去这辆小轿车。此一时彼一时,李银桥考虑到主席的安危,硬是将他老人家“连挤带塞”的推到轿车里面。
司机在前面开车,几名卫士和警卫人员,还有其他随行人员簇拥在小车的前后左右,终于把毛主席安全带离了校园。
那同学们想想,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去公开营业的饭店就餐,这对李银桥而言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
考虑到毛主席也是普通人。外出吃饭这一举动再正常不过,所以主席周围的同志需要对他的渴望进行适度的让步。
不能让他老人家生气,更不能当众忤逆毛主席。
心里七上八下的李银桥不忍拒绝情绪高昂的毛主席,只能打起12分的精神,陪着他老人家去了和平区的正阳春吃烤鸭。
那是当天下午1:30左右,毛主席在河北省省长刘子厚、天津市市长李耕涛等人的陪同下,突然到访正阳春鸭子楼。
简单点了几份店里的招牌烤鸭和食物后,毛主席坐到2楼靠窗的一处位子。
菜很快就摆上来,毛主席看着烤鸭很高兴,就与陪同人员一起吃了起来。
因为平时很少上外面的饭店吃饭,毛主席这顿饭吃得格外开心。他老人家吃饭有一个习惯,一般只吃菜和饭,绝不喝酒。速度很快,经常是别人刚刚吃了1/3,毛主席就已经把饭菜全部吃完。
吃完饭后,毛主席看到陪同人员还没吃完,闲着无聊就起身在2楼的房间活动了几步。
不料因为没有关窗户,对面2楼的一个正整理衣服妇女突然认出了毛主席居然在正阳春就餐,她破口大喊了出来:“毛主席来了,大家快看啦!”
随着这位妇女的高声呐喊,更多的群众抬头一看就看到了毛主席。大家不约而同地高声喊了起来——毛主席万岁!
欢呼声震荡在大街上空,毛主席打开了纱窗,伸出半截身子向大家招手致意。
这下街上的人们更加激动,霎时间,几万人涌向沈阳路的正阳春,就连交通警察都被人群裹挟着,根本无力指挥交通。
看见这么多群众高喊“毛主席万岁”,他老人家十分激动不安,向李银桥提出了要到1楼见见群众,和代表们握握手。
李银桥哪敢让毛主席出去,只同意他在窗口上与群众见面。于是从当天下午2点至下午5:30左右,毛主席先后6次推开纱窗,朝群众挥手致意。
大家伙见到是毛主席本人,更加不愿意离去,气氛非常热烈,高峰时,整个沈阳路已经挤满了人民群众,一眼看去密密麻麻根本望不到头,场面蔚为壮观。
李银桥早已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,如果放任不管,随着人民群众越急越多,会对毛主席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。
他连忙联系天津警备区,让他们赶紧派出一个排的战士先冲开一条路,把那辆“华沙”小轿车用人力推进人群,车门直接抵到饭店门口。
大约下午5:30左右,天津警备区用一个排的兵力硬生生把“华沙”小轿车推进人群,挤到正阳春饭店门口。战士们前呼后拥地把毛主席围起来,效仿上午南开大学“突围”的先例,费了好大劲把毛主席“推”进车里。
30多名战士在前面开路,李银桥等卫士们后面推车,这才冲出了人民群众的包围圈。
50年后,已是耄耋老人的李银桥回忆起这场事故,还是心有余悸。不住颤抖地说:那天场面实在太过热烈,人民群众为了一睹毛主席的尊容,互相推搡,扯坏了衣服、踩破了鞋子。
据说事后清理现场,收集了七大筐的鞋帽、手表、钢笔,还有其他杂物。
因为拥挤,不少群众受了伤,天津市公安局领导去慰问这些受伤群众时,他们说为了能看到毛主席,受点伤不算什么。
至于毛主席回到专列上后,李银桥等工作人员都对毛主席说:“主席,这样太危险了,以后不能这样。”
毛主席虚心接受了大家的意见。
当即表态是自己有些任性,今后很少去公开场合吃饭。
三、留恋普通人生活的毛主席,还给李银桥他们带来哪些麻烦?
除了1958年视察天津大学、南开大学时出现的小插曲,1956年,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访华时,毛主席因为提出想去外面找个饭店吃饭的想法,也让李银桥等人感到心惊胆战。
那是1956年初秋的一天,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访华受到隆重欢迎。
苏加诺结束对华访问时,毛主席亲自去机场送行。在回来的路上,毛主席犹如孩童般,不住地透过车窗向外面街道张望,突然说了一声:“银桥,我们俩找个饭店去吃饭吧?”
李新桥十分明白,长期深居简出的毛主席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,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时,心里十分羡慕普通人的生活。
因为身份特殊,毛主席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年没有去外面的饭店吃过饭了,这已经违背了他提出的“群众工作路线”。
但身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,毛主席不得不长期过着这种十分单调的生活。
既然他老人家有这个想法,李银桥本着“一张一弛”的生活状态,同意了毛主席去外面饭店吃饭的请求。
他笑着说道:“主席,我知道新街口有一家西安羊肉泡馍味道不错,我在那里吃过好几次,那我带你去吃羊肉泡馍行吗?”
毛主席连连点头。
当时还是清早,大街上没有太多人,饭馆里的生意远没有到达高峰。
经过精心安排,李银桥特意让司机把车子开到饭店门口,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护卫下,毛主席走进饭馆。
刚一进入饭店,一股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,毛主席提鼻子一闻,高兴地说道:“太香了,这种味道比我平时吃的饭菜有很大差别。”
接着毛主席一行来到木板隔出的小雅间坐下,他们一边喝茶,一边等着羊肉泡馍。
不一会儿,羊肉泡馍端了上来,毛主席害怕浪费,特意点了“中碗”。只见碗里的羊肉切成如蝉翼的薄片,馍馍掰成很小的块泡在碗里,桌子上还有辣子、糖蒜、香菜。
毛主席不禁食指大动,端一碗说道:我吃不了这么多,于是用筷子把碗里的羊肉和馍馍分给了李银桥一点,然后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。
平时毛主席只爱吃猪肉,而且不吃酱油,对牛羊肉都不大感兴趣。恰好羊肉泡馍不用放酱油,用大骨等其他肉类吊成的高汤,味道十分鲜美。
很快一份中碗的羊肉泡馍就被毛主席吃得一干二净,他老人家吃得格外舒畅。
看到李银桥、高智等人还没有吃完,毛主席站起来点了一根烟,在小隔间里来回踱步。
当时的小饭馆比较安静,这对毛主席来说本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。
等着李银桥、高智吃完后,一行人走出了隔间雅座,立即就被人认了出来。饭店里的顾客们拍手鼓掌,嘴里大声喊着:“毛主席,您老人家来了?毛主席万岁”。
毛主席也向大家点头招手。
出了门后,老板发现原来隔间里的客人是毛主席,兴高采烈连连摆手说不要钱。
他们一共吃了6元3角9分钱,由于大家都不经常外出吃饭,所以身上没带多少钱,几个人掏空了口袋,怎么都凑不出这顿饭钱。
毛主席哈哈大笑对老板说:“出来较为匆忙,没带钱,明天一早肯定派人送过来行吗?”
店里的老板满口答应。翌日一早,毛主席让高智骑着自行车把餐费送给了店主。
不过,这一次吃羊肉泡馍的经历也让李银桥阵阵后怕。毕竟泡馍店面积不大,毛主席又是从隔间向外走,万一围观的群众情绪激动,把大门口给堵住了,群众的情绪无法得到及时疏导,造成踩踏事故不是没有可能。
到那时,李银桥等人就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他根本不怕牺牲,只怕稍有疏忽,让毛主席这位伟人出现了岔子。
四、伟人的“普通”生活
当然,毛主席不是有意要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。在查阅的众多资料后,发现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只到过寥寥几个餐馆就餐。
除了天津正阳春和北京新街口陕西羊肉泡馍馆之外,就只有杭州楼外楼、武汉老通城、长沙火宫殿,以及主席家乡韶山招待所。
这几个饭馆最有代表性的当数长沙火宫殿。
那是1958年4月12日,毛主席一行来到火宫殿,亲切地与店里人握手问好之后,被带到楼上一间已经准备好的餐厅。
青年时代的毛主席多次来到火宫殿,熟知这里的餐饮特色。这次他老人家点的菜肴还是从前的家常口味,其中有一道菜是臭豆腐。
毛主席一边吃,一边幽默地说:“火宫殿里的臭豆腐有三个特点,闻起来很臭、看起来很脏、吃起来很香。
臭豆腐是劳动人民喜爱的食物,你们应该做好,火宫殿是人民喜爱的地方,你们应该搞好。”
吃完饭快要走的时候,火宫殿周围聚集了许多的人民群众。毛主席在卫士的保护下,对大家连连摆手,时间长达5分钟。
得到毛主席的评价后,火宫殿臭豆腐的名气更大了,许多到长沙的游客都到这里一饱口福,品味主席曾享用过的美食。
其实,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,去的这几个餐馆虽然都是名小吃,都不是大饭店,更谈不上高级,没有违背毛主席“绝不享用山珍海味”的准则。
他老人家一生不到高级饭店享受,因为那里接触不了群众,他下馆子的另一层心思不是给工作人员添麻烦,而是想接触和了解群众。
对他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体验普通人的生活,这也就是为什么李银桥等人担惊受怕,毛主席却一直神采依旧。
因为他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根本不会伤害自己,大家伙喊着“毛主席万岁”,难道我不有所表示?
如何能更好地接触了解群众?最好的办法就是过一下平民的生活。
形势所迫,毛主席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去公开营业的饭店吃饭,品尝人间烟火。
从另一个侧面不难看出,毛主席为了国家大事,甘愿忍受孤独,长期深居简出,这一切对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。
他的一生只有一件重要的事,那就是为人民谋求更多的福利。
结语
关于毛主席日常生活发生的趣事还有很多,因篇幅所限,故不再赘述。
据毛主席的私人管家吴连登回忆,他老人家特别喜欢听人聊家常。每次吴连登只要回老家过上一段时间,再次回到中南海丰泽园后,毛主席就会拉着他,询问一些吴连登家乡的趣事或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情况。
当听到人民群众有饭吃,口袋里的钱富裕起来时,毛主席总是像个孩童般连连畅怀大笑。
至于毛主席单独一人去外面的饭馆吃饭,在经典电影《开国大典》中有这么一个片段,新中国成立前夕,毛主席等几名工作人员从双清别墅前往北京市区,路过一家饭馆时,毛主席等人前去就餐,因为没有带钱还闹出了一场误会。
这则小故事不是主创人员杜撰的,毛主席在双清别墅一共住了5个多月。在此期间,他先后多次只带少数工作人员前往北京市区工作,出现过类似电影里的小插曲。
总归而言,毛主席是伟人口碑最好的配资平台app下载,也是一个普通人,他有常人的想法,还有亲情世界。坚持群众工作路线是他一生奉行的准则,自始至终毛主席都不会脱离群众。
发布于:天津市